① 确定单服务器的用户数这是 SLG、MMORPG 等强社交游戏在测试阶段经常要做的决策:通过开设多个用户数不一的服务器,对比不同服务器上用户的活跃度及留存率,确定对于单个服务器而言,其用户数为多少时活跃度和留存率指标数据最理想,游戏生态最佳。② 确定广告投放策略通过分析各渠道、广告组的用户 ROI 数据,优化买量与广告投放策略。③ 确定活动的道具投放量通过分析活动前用户的道具保有量、道具的获取与消耗情况,以及道具相关玩法系统的进度等指标,决定在活动期间是否投放道具、投放道具的类型及数量。④ 用户分层根据用户参与游戏玩法的情况、参与活动的情况,以及用户的等级、生命周期天数等因素,对用户群体进行精细划分,即进行用户分层,然后针对不同层级的目标用户,制订差异化的运营策略。除了在决策前发现问题,数据分析还可以在决策过程中量化目标与验证假设,在决策后评估效果并总结。下面通过一个具体案例,详细解读游戏团队是如何通过数据分析调整运营策略,扭转游戏的市场表现的。
案例详解:通过数据分析调整运营策略
本案例中的游戏团队早年做过不少广受好评的单机手游,游戏创意与制作水平得到用户的一致认可。他们推出的第一款强联网游戏,尽管制作水准仍然很高,但在不删档测试前期,游戏的市场表现却不如预期,其用户评价也完全不及之前的单机游戏。通过查看游戏的核心指标,业务人员找到了游戏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:新用户的次日和 3 日留存率不高,而且付费总流水、ARPU 及付费渗透率等核心付费指标都不理想。用户留存与付费情况都不佳,这对于一款游戏而言是相当致命的。好在这款游戏本身质量还不错,而且当前处于测试前期,尚未进行大规模买量,如果能及时调整运营策略,仍然能扭转市场表现。制订运营方案,这就是一个典型的游戏决策场景。该游戏团队充分运用数据分析驱动游戏决策的方法论,将数据分析贯穿于决策的全流程,最终制订了一系列颇为有效的优化措施,提升了用户的留存率与付费率。最终,游戏在公测后取得了不错的成绩。下面本文将详细介绍这个游戏团队运用数据分析做决策的过程(下文以 “A 游戏”指代该团队的这个游戏项目)。量化决策目标在进行决策前,必须确定要达到的目标。而数据分析在游戏决策中发挥的第一个关键作用,就是帮助决策人员制订一个可衡量的、有指导意义的目标。A 游戏的目标是“提升用户的前期留存率”“促进用户付费”,但是这样的目标比较笼统,做数据分析时很难找到合适的切入点,在决策被实施后也不容易评估效果。运用数据分析,我们可以将这个目标改为与之息息相关的关键指标。比如,“提升用户的前期留存率”就可以改为“提升次日及 3 日留存率”,关键指标就是次日与 3 日留存率;“促进用户付费”也可以改为“提升付费渗透率”,关键指标就是付费渗透率。量化决策目标,可以引导业务人员从与这些指标关联的游戏玩法切入,构思决策方案;在评估决策效果时,也可以以指标提升的幅度作为依据,更为直观、简便。那么,可否将总体 ARPU 或者次日留存率等游戏核心指标作为决策的关键指标呢?这种做法存在问题,游戏核心指标基本上都是宏观指标,会受多种因素的影响,可能误导对决策效果的评估。我们可以采取两种方法。一种是运用结构化思维,把大的宏观指标分解为一组更小、粒度更细的指标,然后将这一组指标作为决策的关键指标,在为大型活动、游戏的大版本迭代做决策时,适合使用这种方法。因为大型活动与游戏的大版本迭代往往需要实现多个业务目标,比如大型活动既要吸引新用户,也要带动老用户活跃及付费,那么就可以将新增用户数、用户参与度及付费率作为关键指标。另一种方法是将宏观指标替换为更具体、更容易实现的指标。这种方法更适合在测试阶段使用,采用“小步快跑”的形式,更敏捷地优化游戏。A 游戏处于测试阶段,显然更适合采用第二种方法。分析人员在选择更具体的指标时,采用了两种思路。第一种思路可以称为“维度下钻”,也就是给宏观指标加上一些限定条件,缩小指标范围,这样更容易找到决策的切入点。例如,将“付费渗透率”限定在“新增用户”人群,关键指标就变为“新增用户的首次付费率”。经过计算,发现 A 游戏新增用户的首次付费率仅为 1%,远低于 10% 的平均水平,说明这一指标确实反映了游戏的问题,非常适合作为关键指标。第二种思路可以称为“关联指标”,即运用业务化思维,梳理指标间的因果关系,寻找关键指标的原因指标。例如,分析人员基于 A 游戏用户次日留存率较低的情况,推测首日的新手引导流程可能有问题,因此选择“新手引导漏斗的转化率”作为关键指标。经过计算后发现,新手引导漏斗的转化率仅 35% 左右,大量用户在 A 游戏团队预估的流失点之前就因“卡关”而流失。简单的指标计算结果就已经充分反映了游戏亟需优化的环节。最终,分析人员制订了两个目标:“提升新增用户的首次付费率”与“提高新手引导漏斗的转化率”。总的来说,通过数据分析制订可量化的、具有操作性的目标,既使得决策效果更易评估,也使得分析人员在进一步分析时,更容易提出假设,获取更多决策线索。